年少时,身披戎装守万里河疆,护家国安康是刘才远曾经最热烈的梦想;而今,身披蓝衣于无影灯下帮越来越多患者,回归澄澈光明的世界是其最热爱的事业。
梦想与现实,皆为心之所向。蓝衣战甲,持手术刀,同样演绎守护人民健康幸福的精彩人生故事。
提到刘才远院长,大家的第一印象都是“笑容灿烂、光明坦荡、亲和自在”,确实,其总给人一种“春草葳蕤、夏木繁荫”般的无尽生命勃发之力的感觉,这很好的印证了其躬身自律的坚持。
从医30多年来,他用实际行动践行“一万小时”的天才理论,是对术业专攻、技熟而近乎道的坚持;他总是提醒自己“手术医生拼到最后拼的就是体能”,每一次都是全力以赴,是对患者负责的坚持;他总是挂心新时代儿童青少年们的视力健康,这是对祖国未来宏阔发展永远“光明”的坚持······翻开他的履历,每一次的攻坚克难、每一次的守正创新,都是携手万千国人共同逐光的精彩故事。
“每每在高考填报志愿结束这一时期,帮有志青年做近视摘镜手术时,我都会想到自己曾经青春年少的梦,我也曾幻想做一名保家卫国的军人。但后来受父母影响,选择了医生这个同样崇高且可以救死扶伤的职业。至于后期选择眼科,是因为我的导师,他在眼科方面有很深的造诣,希望我可以和他一起,发展科室,达到更高的成就。”谈及从医之路,刘才远院长眼中有光,更有对自己坚持了30多年事业的肯定和远大追求。
时光流转,定格在1988年,刘才远院长开启了其从医生涯。在1992年,其就职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医院,并确定选择眼科作为自己的专攻方向。一直保持着“谦卑学习”“医者仁心”的刘才远院长,也是从这时开始坚持践行一万小时的天才理论,一边业精于勤提升自己的手术水平,一边开始接触治疗患者。
随着手术次数的积累,不断总结学习优化自己的技术,刘才远院长开始收获患者的好评,慕名而来的患者也随之增加,但也让其对眼科手术有了更深的认识,意识到自己在理论知识层面还有待提高,想要把光明带给更多人,学习深造是必不可少的。
学无止境,从医这条路亦如此。带着心中的那份笃定,彼时,刘才远院长的眼光似乎洞穿几十年后中国眼科医疗事业的发展,以“只为把光明带给更多人”的发心,进入安徽医科大学完成了研究生阶段的深造,把自己的临床实践经验和所学理论相结合,为日后领导科大眼科、加入华厦眼科、成为合肥视宁眼科医院首席技术专家、带领合肥视宁眼科医院蓬勃发展,打下了坚实基础。
种下一颗种子,刘才远院长相信中国眼科医疗事业前途远大,等待一个华盖参天的未来。而今再回首,这颗种子,不仅等来华盖参天,更点亮了一个个有着宏大抱负的患者们的未来。
涓涓不塞,是为江河;源源不断,是为奋斗。30年是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,也是我国眼科医疗事业飞速崛起的缩影。工作与学习双线驱动,一万小时的天才理论融贯于其从医生涯,刘才远教授一直关注国内外前沿的科研成果,走在行业发展的前列。
从80年代后期开始做的角膜放射状切开术,到90年代初准分子激光的引入,以及后来的飞秒技术的升级,全飞秒技术的再创新,都贯穿于刘才远院长职业生涯的每一阶段。
堆土成塔,这一路走来,既有对医术游刃有余的掌握,创下有晶体人工植入(ICL)手术破15000例的记录,也有对眼科手术创造性的贡献,凭借着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独有的屈光技术优势,他推动了华厦眼科屈光手术中心ICL晶体植入手术正式迈入“无刀”时代,依托越来越成熟先进的科技,助力更多人追逐光明。
随着摘镜需求的人越来越多,屈光手术被广泛应用。从医30多年的刘才远院长,在眼科各种常见病、多发病、疑难病的诊疗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,尤其是屈光不正的手术矫正,作为其最“拿手”的“绝活”,据统计,其已经为超过15万例屈光不正患者开展此项手术。
多年来,更是把各式前沿屈光手术引入安徽省各地,其手术量连续多年领先全国。与时俱进,以科技赋能眼科医疗事业发展,帮助更多人,是对其坚守初心最好的诠释。
此外,刘才远教授还先后发表核心期刊论文20多篇,出版专著1本,参与制订专家共识4篇;是中国ICL核心专家委员会委员、《视光学与视觉科学》杂志编委;先后荣获蔡司亚太屈光SMILE手术质量奖和STAARI -ICL学院高阶讲师认证,“最美眼科医生””,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“王宽诚育才奖”“杨亚校友奖”“先进个人奖”等荣誉。
2024年3月,刘才远院长更是在第三届EVO ICL亚太高峰会上,荣膺“全球杰出医生奖”。这既是对刘才远院长个人成就的认可,也是其勇攀眼科医疗事业高峰的真实写照,把知识理论的力量赋能于双手以及手术刀之上,切除扫去遮蔽世人眼前光明的“阴霾”。
“刘老师不仅在学术和技术上是我们的榜样;平时在生活中,他的一言一行、一举一动对我们学生都有着直接的影响。他始终如一按最高标准要求自己,通过言传身教和日常工作点滴,让我们耳濡目染地懂得对待每一位病人都要有三‘心’:诚心、耐心、爱心。他常常教导我们在临床方面要做到八个字:精益求精、服务精细。以彰显医学精神及人文关怀。”提到刘才远院长,其学生曾如此评价。
医者助民脱离疾苦,学者引领医学进步,师者培育未来栋梁,多重身份集于一身的刘才远院长,不仅有着强烈的家国情怀,更是不忘薪火传承,在言传身教中指引着一个个志同道合者,为我国眼科医疗事业的发展添砖加瓦。
说到“授人以渔”的教学,刘才远院长回忆道:“我指导过全国大概30多家的眼科中心,带教过大概有100多人,在科大眼科任职期间,手把手带教为科室培养了多位屈光手术医生。加入华厦眼科集团后,曾举办‘明日之星’培训班三期,培养20多名屈光主刀医生,为华厦眼科屈光手术的发展奠定坚实根基!”
“一个人走的快,一群人走的远。”这是在刘才远身边的人最常听到的一句话,这也是刘才远始终重视团队发展的理念。从事眼科工作30年来,他对眼科事业的热爱和追求,对团队的培养,对行业发展的判断,都成就了其勇于探索的精神。
2001年,国内部分头部医院先后开展了屈光手术,30岁的刘才远发现屈光手术将是眼科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,在时任中国科技大学医院院长、恩师陈林义的支持下,率先引进当时安徽省首台准分子激光手术设备。
在当时,对这种新技术了解的人少之甚少,但其通过翻译国外文献资料及外出参访等多种形式的学习,使这一技术达到国内一线行业水平。后在2009年、2011年、2012年,其又先后作为国内首批引进ICL、全飞秒、个性化微飞秒等手术新技术的先行者,始终引领安徽省屈光手术的风向标。
2020年,合肥视宁眼科医院在这个特殊的年份诞生。次年,刘才远院长毅然决然离开了工作30年的科大,正式加盟视宁眼科。在谈及为何离开科大这个响当当的平台时,刘才远这么说:“做了几十年的医生,心中始终有一个梦想,希望打造一家有温度、技术领先的高品质专科医院”。
视宁眼科作为本土新兴的眼科医院,正好符合刘才远对于事业的理想追求,经过几年的发展,合肥视宁在刘才远院长的带领下,视光、屈光等学科在安徽非公医疗市场遥遥领先;2023年8月,更是完成了和上市公司华厦眼科的深度战略合作。
从初出茅庐,到成为国内知名屈光手术专家,刘才远院长用高超的医术为无数患者带去光明。从医30多年,无论身在何处,其角色如何变化,但其从医的初心从未改变。
2022年暑期,合肥视宁眼科医院接待了一位特殊的患者——冯女士,十几年前刘才远院长的患者。这次她带着自己的女儿,专程来找刘才远院长为女儿进行屈光手术。这是历经时间流逝都未曾消磨掉的两代人对刘才远院长的信任,更是其一直坚守初心,历经岁月发酵后久久不散的醇香,丰富着光影交错的大千世界。
多年职业生涯中,刘才远院长治愈的患者不胜枚举,让多姿多彩的世界被更多人看到。他们来自天南海北,曾有一位三年级就近视,度数高达一千度的藏族女孩——白玛拉吉,因为选择的音乐系专业而备受近视的折磨。后在一位援藏医生的介绍下,白玛拉吉联系并得到刘才远医生的帮助,成功摘镜,如愿看到清晰世界,站在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,于拉萨师范学院成功完成学业,欣赏青藏高原的天路风光。
“我上过无数次手术台,但患者是第一次。”每一次手术,刘才远院长都带着这份敬畏之心,医患相得之心,用每位患者的“第一次”刷新着其“光明手册”的记录,用赤诚之心帮助更多人看清世界。此外,作为教育部第一批儿童青少年防控宣讲团的成员,刘才远院长在推进近视防控工作上也不遗余力。
我们都是科技发展与现代医学相融合的受益者,但越来越多的人,尤其是儿童,深受科技电子产品的毒害,视力下降开始出现低龄化的趋势。刘才远院长指出“只有把近视防控的关口前移,才能真正从根上做好近视防控工作。”
因此,近年来,他一直在各地区校园开展近视防控科普宣传讲座,呼吁万千家长重视孩子的眼睛保护,提升大家关注孩子眼健康的意识。对此,刘才远院长语重心长的强调:“现在眼科医疗虽然得到了长足的发展,绝大患者都可以通过后天的手术实现摘镜,但‘妈生视力’依旧是最好的。”
为医者,无一病不穷究其因,无一方不洞悉其理。作为我国眼科医疗领域的佼佼者,刘才远院长一直都有着重担在肩,使命催征的紧迫感,坚持在“让更多患者清新看世界”的路上。未来,相信刘才远院长将会在追光这条路上点亮更多患者的璀璨人生,传递永不熄灭的光明火炬,照亮中国医学进步的未来。